Page 14 - 《文化快遞》107年2月號213
P. 14
Features 專題特區
當 我們對身邊的人及周遭環境的聲音逐漸
習以為常時,其實還有些聲音值得我們
再仔細聆聽,不妨先打開耳朵、閉上眼睛 30
秒。
您聽到了什麼?是雨滴落在各種表面上所
形成的節奏?是辦公室同事手指敲打鍵盤所構
成的律動聲?或是行進的捷運車廂中,鄰座戴
耳機的小夥子正在聽的旋律?是誰的急忙腳步
聲從您的身後經過?又是什麼季節鳥的悅耳鳴
叫?突然,不知是空氣中的寒意還是 pm2.5,
讓人不禁打了個噴嚏「哈啾!」您的聲音加入
這當下的環境,也成為別人耳中的聲音風景。
文、圖/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以聽覺開創想像力,重新發現南港的多 城市情感與記憶的互動時刻
元面貌
依循聲立方的核心概念與構想,臺北市政
「南港聲立方遊戲」裝置展為臺北市政府 府文化局與策劃團隊密切合作,希望築起南港
文化局啟動南港區公共空間導入藝術設計的開 在地聲音,並喚起屬於南港「地方共同體」的
創性嘗試。展期從 2 月 3 日至 3 月 25 日於南 想像。採集的聲音分為「環境聲響」、「在地
港車站北出口及南港南興公園展出,以南港區 樂章」及「話語訴說」,並分置於三個聲立方
未來五鐵共構的交通樞紐、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中。透過走訪南港的自然生態環境、日常街道
興建及位處東區門戶計畫重要位址的定位出發 與休憩場所,甚至是不同職業與族群,捕捉鄰
構想,規劃三個不同性格與造型的「聲立方」。 里長者與學童、移工與上班族、商場與交通站
除了呼應南港站「點」的意象,也帶給觀眾新 點等縈繞在你我身邊,或被聽見或被忽略、隱
奇的聲音體驗與聲、光互動。而串聯聲立方的 藏著或喧囂著的種種環境聲響。同時,以產業
地面標「線」,則象徵著軌道,將過去、現在 變遷與在地活動為脈絡,對照今昔,串起南港
與未來的南港連結起來,交會成對南港區的 文化與產業經濟的變化。也透過採集在南港巷
「面」狀想像。裝置展以聲音採集為出發點, 弄生活、工作與活動的住民、上班族、過客所
揉合南港在地的文史脈絡、人的情感、地理特 傳遞的話語,訴說對這片土地的記憶、故事及
徵、生態景觀特色、產業變遷等,成為裝置展 期待,建構出對於城市空間的文史、地理與人
的聲音內容,由「人、地、產、景」緊密交織 物印象。
而成的多向度藝術設置計畫,呈現南港區多元
及新舊交融的現代與過去。 「聲立方 ABC」的裝置造型設計各有巧
思,從聆聽的動作與裝置互動體驗,在人來人
往的南港車站與公園路口,行進中稍作停留,
在庸嚷繁忙的城市街頭,為自己拍張聆聽中的
寧靜時刻。
14 文化快遞 Feb.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