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NTPC-ARTEVENTS-201811
P. 38

神奇的茶壺,只要動手摸摸壺身,茶嘴便                  的翡翠水庫,自 88 年 2 月起即封溪護魚,
           會冒出如神燈精靈的歷史知名大鍊師們,                  保護了河流生物的成長環境,也護衛了臺
           暢談茶學奧妙。                             北盆地居民純淨的水源。經過這些年的努
             在茶博館地下一樓,是另一個特展「茶                 力,溪流中每平方公尺內身長達 20 公分的
           裝茶─茶包裝美學展」,聚焦描繪臺灣茶                  魚已達 50 隻之多,居全國之冠。
           葉包裝及藏茶器皿,從歷史人文、造型結                    沿著金瓜寮溪走,水中不時一閃一閃地
           構、藝術美學和品牌行銷等層面,逐一解                  映出粼粼波光,在眾多魚群的溪流很容易
           構論述,展示臺灣茶裝設計的百年風華,                  就成為主角,這是苦花魚在翻食水中青苔
           並介紹東茶西傳後世界茶裝的各異風貌,                  時,扭動的身軀成為陽光的反射鏡,因此
           同時展望未來茶裝設計的無限可能。                    「水中的螢火蟲」便成了苦花在坪林的暱
             由於「大鍊茶師─製茶工藝文化特展」                 稱。由於苦花魚對環境要求相當嚴格,水
           迴響很好,原本在 11 月將結束的展期可能               質若有污染將無法生存,被視為水質潔淨
           再予延長,「茶裝茶─茶包裝美學展」則                  與否的指標。此外螢火蟲也是環境生態的
           將依計劃在 11 月換展,目前正在緊鑼密鼓               重要指標,需要低汙染、潮濕、無光害、
           的籌備新展之中。                            適溫的環境,在晚春初夏時,九芎根親水
                                               公園及茶園周遭不時會出現火金姑,由於
           茶博館外 潺潺流水生機盎然                       無農藥的噴灑,才讓螢火蟲有生存的空間。
             看完特展,走出茶博館,北勢溪在眼前                   坪林封溪護魚的成效從鳥類的增加也可
           潺潺流過,是坪林區兩大主要河流之一,                  看出端倪,坪林茶葉博物館前的拱橋附近,
           另一條則是金瓜寮溪,這兩條溪都是新店                  有上百隻白鷺鷥棲息在樹梢,數量更甚以
           溪的上游,溪水匯入供應大臺北地區用水                  往,形成「鷺鷥公寓」的壯觀景象,不時


         36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