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0 - NTPC-ARTEVENTS-202009
P. 200
48 聽藝聲
《竹下秋千》
地景藝術創作 喚醒自然的知覺
文/趙意雯 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游文富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以「竹」 境的轉換,並且享受愜意的感覺、慢活
為發想, 邀集藝術家依自然與人文環 的步調。
境特性設置作品或駐地創作,在雙連坡 「這次手作編織的竹片串接起來將
展區的玄盛發農場所設置的《竹下秋 近80公里長,整體編織涵蓋橫軸、縱軸
千》,為藝術家游文富的作品。他並非 形成空間的穿梭,可說是一種團隊意志
藝術本科出身,卻在平面、立體、空間 力的呈現,也期望觀者能體會其中蘊含
裝置、環境、地景等藝術創作層面享譽 的溫暖人情味。作品雖然體積龐大,但
台灣當代藝術界,有感於時代的變遷、 上方的竹片仍會隨風飄搖,與下方的牧
科技的高度發展,人類對自然的知覺不 草一樣,可以告訴人們風的方向。」游
斷退化,因此,「對大自然知覺的開 文富如此表述。從竹片互相敲打發出劈
發」成了他在不同領域創作的共通精 哩啪啦的聲音,回歸到「自然的知覺」
神。
創作初衷與核心美學,在現場細心觀
游文富的創作大量運用竹子、羽毛 察,對於作品的深層內涵一定會有所體
這兩種鄉土自然素材,源自於他的生命 悟!
旅程,從小在南投竹山長大,「竹子」
提供了生命養分,有落地生根的概念;
又因曾在空軍服役、駕駛過飛機,擁有
從天空看雲層或地球的獨特經驗,「羽
毛」象徵精神上的飛行。游文富透過此
兩種媒材「造景」,展現「數大便是
美」的視野,讓人可以更貼近大自然。
《竹下秋千》以200根錯落的竹子當
成支架結構,往上方長出大片竹片、竹
篾編成的主體,還附加兩座鞦韆,引導
民眾走進竹林裡玩耍、盪鞦韆。作品展 《竹下秋千》作品
示所在地的玄盛發農場,坐擁大片牧草 創 作 者:游文富
田,活動期間正逢秋季,草皮變色,更 材 質:竹片、竹篾、桂竹管、鞦韆
尺 寸:長20m、寬10m、高5m
能感受季節的變化、 時間的流動以及心 展出地點:雙連坡展區玄盛發農場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09/18(五)- 10/04(日) 中壢大崙、平鎮雙連坡
展覽自由參觀,其餘活動視情形收費 黃小姐(03)332 - 2592分機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