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4 - 202010-co
P. 244

4




















        展       10/07(ɧ)-10/25(˚)඄ɚЇ඄˚09:00-17:00d඄ɓʿ਷֛৿˚;᎜
               (10/09e10/11e10/17e10/25ַڗක׳Ї19:00e10/22Ї20:30)
        覽      ࣹ෤࢝စʕː1ᅽ࢝ఙc  І͟ਞᝈ


          耳朵作為一個無法閉鎖的聽覺器官,讓                  啟發當代聲音與音樂的想像可能。
       人即使在睡眠中仍然持續接收聲音的訊號。                       原住民導演 Fangas Nayaw(陳彥斌)
       人從出生便開始聽覺的旅程,也因此我們很                   與綺影映畫的「烏麗的邊境」,以阿美族的
       容易忽略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音。這次桃園                   太巴塱之歌為出發點,以 VR 為媒介,呈現
       科技藝術節的策展主題「當然耳」,從日常
       生活出發,去探索我們生活環境聲音之不同                   一種新型態的原住民 VR 歌舞劇。臺灣聲音
       面向。本展覽結合不同媒介展示聲音跨領域                   藝術家王新仁的「昨日的路徑」(Paths to
                                             the Past)同樣以 VR 為媒介,在那個抽象
       的發展企圖,透過聲音藝術家的想像與創
                                             化的等比例虛擬立體地圖上進行不同的認知
       造,帶來聲響質感上的不同感受。
                                             活動,隨遊戲開展的認知歷程,玩家也能在
          聲音在音樂的創作上展開其藝術性的想                  座標代表的虛擬空間裡到處移動並探索更多
       像,在當代藝術的發展上,藝術家以聲音做                   事件,且這些座標甚至不需類比現實的空間
       為媒材或方法的創作形式形塑當代藝術的多
                                             及聲響。與臺灣知名饒舌歌手蛋堡的「音菩
       種面向。近幾年來,涵蓋作曲、錄音、現場
       演出、裝置、聲音雕塑以及結合各種科技媒                   薩」,結合流行音樂與絢麗的 VR 場景,讓
       介等創作及觀賞模式蓬勃發展,帶來許多不                   未來欣賞音樂有更不同的體驗。
       同的聲音藝術想像及可能性。                             此外,聲音藝術家吳燦政的「多維度的
          在這次邀請的作品裡面,有臺灣聲響                   城市」,呈現極速改變的城市聲音景觀,葉
       實驗室特別為幼兒設計的「聲之書:彼得與                   廷皓與王連晟的音像作品,結合視覺與聽覺
       狼」,透過 AR 及沉浸式聲場,建構一個未                 的極致感受。張欣語的「Feeding」呈現一
       來的音樂想像。結合王仲堃、吳秉聖、鄭伊                   種機械式的回授狀態,同時今年也加入去年
       里及廖海廷多位藝術家的合作,「聲音小公                   策展人陳韻如的「無垠光音之外」,以及桃
       園」目標在於啟蒙幼小觀眾的聲音體驗。透                   園表演藝術節得獎作品蔡寧的「Breath(In)
       過物理及電子的發聲裝置,作曲家的巧手安                   Room v.2」,讓本屆科技藝術節的展覽節
       排讓參與動手變成了富有趣味的聲音,進而                   目更加精彩!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