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文化快遞》107年7月號218期
P. 20

 文           今 年是一代布袋戲大師李天祿逝世 20 週
      、                    年,台北偶戲館與財團法人李天祿布袋
      圖            戲文教基金會將以「李天祿的戲夢人生」為主
      /            題,從李天祿的電影演出、傳承與布袋戲,以
       財台          「戲、夢、人生」等 3 個不同面向,回憶並感
       團北          念李天祿為臺灣文化的付出,並讓觀眾藉由此
       法偶          次展覽,再次認識臺灣精緻典雅的掌中藝術。
       人戲
       李館          89 載的布袋戲人生
       天、
       祿                 李天祿出身布袋戲家庭,拜師於泉州南管
       布           布袋戲名師陳婆的弟子許金水門下,人稱「夢
       袋           冬師」,李天祿 8 歲就開始跟隨著曾祖父學
       戲           戲。曾祖父脾氣暴躁,曾說隨曾祖父學藝的那
       文           段過程,是他一生中最為「苦慘」的日子,但
       教           他的技藝卻也在曾祖父的嚴厲教導下,奠定了
       基           紮實的根基。
       金
       會                 1923 年, 以 14 歲 之 齡 進 入 文 山 郡( 今
20 文化快遞 Jul. 2018  石碇、深坑)擔任戲班的頭手,剛開始只會演
                   《羅定良》和《魁星殺猴》兩齣戲,雖然當地
                   觀眾並不太在意演技,但李天祿仍時常趁著演
                   戲的空檔返回臺北添購新尪仔及向曾祖父再學
                   習新的齣頭,他的技藝就在那段日子裡磨練出
                   了功力。5 年過後,技藝已趨成熟,才重回臺
                   北城。

                         除布袋戲之外,京劇是李天祿的最愛,他
                   將京劇元素帶入了他的布袋戲中,演出娛人。
                   1931 年以「戲偶宛然若真」之意創立了有別
                   於其他劇團重要特色的「亦宛然」,戲界遂以
                   「外江派」稱之。初期以臺北濱江街為演出大
                   本營,再慢慢擴及基隆、三峽、南港、蘆洲等
                   地,少年「阿祿仔」演出了名號,「阿祿師」
                   的聲名開始遠播。

                   臺灣布袋戲飄洋過海

                         1970 年代的傳統布袋戲在電視及金光戲
                   的雙重夾擊下逐漸式微,演了一輩子戲的李天
                   祿自知傳統布袋戲景況難以再盛,於是轉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