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文化快遞106年1月號200期
P. 10

文、圖/
                                             臺北市立美術館

「集什麼?」是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推出的主題企劃展覽與教育活動,
        藉由生活中的行為,討論從收集開始、分類所建構的世界觀,並透過藝術家以「收集」
為概念發展的作品,連結作品與個人經驗,以嶄新眼光思考生活與藝術的關係。

藝術家的收集

      藝術家透過創作,賦予「收集」的各式物件形而上的藝術概念。從不同的感官─視覺、
聽覺和觸覺等出發,結合「收集」的概念,希望提供以各式與作品互動方式,讓觀眾從各
種角度與觀點體現「收集」的概念。

      加布里爾 ‧ 卡林伯迪(Gabriele Galimberti)展出〈玩具故事(Toy Stories)〉,
這一系列作品以攝影方式呈現不同地區小朋友的玩具與平常遊玩的地方,從他人的收集,
反映出目前各地現實情況,從直觀的角度欣賞作品外,也從「收集」這個概念出發,探討
地域性的不同而產生相異的文化現象。栗田宏一的〈土壤圖書館/日本(Soil Library /
Japan )〉,從其長時間收集日本各地的土壤所製成的藝術作品,除符合「收集」的概念
外,亦呈現藝術家對於土地與人文的關懷。以紙膠帶創作平面作品的吳芊頤,以當代的創
作手法,轉換存在大家視覺記憶中的老窗花,以充滿觸覺手感的方式來呈現收集的概念。
亞歷山大 ‧ 列維(Alexandre Levy)採集臺灣的聲音結合裝置〈T Sens〉,讓觀眾體驗
聽覺、觸覺與視覺的結合。擅長影像創作的王雅慧,從其舊作〈他們開始提醒我,關於其
他的那些事情〉延伸至此次的作品〈和光同塵〉,以影像與裝置的方式,呈現有形的物件
及無形的記憶。專精織物創作的康雅筑,在旅行途中以田野調查的方式,探尋及收集與織
品相關的物件,藉由現地創作方式呈現。從藝術家的作品出發,觸發觀眾間彼此的對話與
交流,也藉由藝術家視角,引發觀者思考收集和自身的關係和意義。

        收集的無限可能                              集什麼? Collecting and so on

                「 集 什 麼?」 鼓 勵 觀 眾 參 與 相 關 教  時間│1/7 ~ 9/17,週二至週日 9:30 ~ 17:30,
          育活動,了解收集、物件以及藝術創作與                          週六至 20:30
          生活的關係。歡迎觀眾攜帶自己的收集品
          項來參與現場互動裝置,跟大家分享自己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
          的收集經驗與態度。企劃期間亦有繪本故                          三段 181 號)
          事、創作工作坊、互動式導覽與各式教育
          活動,透過討論、對話、動手操作等各形                 票價│免費
          式,更瞭解收集的延伸與可能性。                    電話│ 02-2595-7656
                                             官網│ www.tfam.museum
10︱文化快遞︱Jan. 2017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