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Feb
P. 39
驚喜的,尋獲的拷貝版本竟是客語配音,經過
數位修復後,這部經典「臺語」電影以「客語」
現聲,不僅是當時閩客族群交流的重要線索,
也再次昭示時代的回音從來不只單軌。
數位修復影展
打造回溯臺語電影的新鮮路徑
另一方面,國影中心持續推動臺語電影數
位修復,除全國巡迴放映外,更同步進行臺
語片文物整理與展示,去年適逢臺語電影 60
年,國影中心以音樂為主題,梳理臺語電影與
流行音樂互映光彩的風華年代,數位修復影展
以當代創意詞彙作為單元分類:奇幻電影(臺
語片范特西 Fantasy)、公路電影(臺語片
昂得路 On the Road)、愛情片(臺語片羅
曼史 Romance)、動作片(臺語片愛克遜
Action),期望為年輕觀眾找到回溯臺語電
影的新鮮路徑,聚焦當年臺語電影人面對票房
壓力與政府扶植國語電影雙重夾擊下,仍奮力
展現的創意與想像,並正面提出臺語片類型創
作的多元,深具美學與歷史價值。
臺語電影保存工作大事記
深掘美學內核 激發當代的臺語創作 1989︱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成立「本國電影
經歷逾 25 年的影片搶救、田野調查、原件 研究小組」開始搶救與研究調查工作
1991︱國家電影資料館「正宗臺語片影展」
整飭,典藏保存與數位化的史料工程,曾經在
在迪化街城隍廟放映
戰後庶民文化史佔有樞紐地位的臺語電影,正
1996︱拱樂社成員、臺語片影人於國家電影
一點點填補起來。重新閱讀臺語電影,除了著 資料館聯誼座談
眼電影具有保存特定時點的功能,進而考察當 2000︱原「臺北市臺語影人協會」更名為
年的地景、故事、服裝、歌曲、職業、人情世 「臺灣影人協會」,會長為辛奇
2006︱國家電影資料館「戲夢五十」臺語片
故與中下階層生活樣態外,更值得期待的,則
巡迴展
是在傳統臺語片紛亂飽滿的基礎上,深掘美學
2007︱國家電影資料館「臺語電影文物展」
內核,激發當代的臺語創作。 在臺語片好萊塢北投舉辦
新一代的創作者如何立足經典,推陳出新, 2013︱臺灣第一部 35mm 臺語電影《薛平
以當代的語彙與觀眾溝通?正是經典電影數位 貴與王寶釧》出土
2016︱國家電影中心辦理臺語電影六十週年
修復工作超脫表面懷舊的重要意義。
文物展、數位修復巡迴影展
2018 Feb. │新北市藝遊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