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0 - 202006-co
P. 190
專欄文章 Column
戲劇夢工廠
人不等 ) 一起玩 playback 的經驗,但回到國中
校園每週一節 45 分鐘的整班 (25 人左右 ) 授
課,以及是「自己學校的老師」形象,還是
讓我不斷的邊走邊調整步伐。
Playback 劇場,在台灣譯為「一人一故事
劇場」,是一種即興的民眾故事劇場。跟一
般的戲劇表演不同的地方在於,這是一種沒
流動塑像-不敢直視的心情 有劇本的演出,演出題材取自現場觀眾分享
自身經驗的故事與心情,在主持人的引導下,
由演員和樂師即興運用簡單有系統的表演形式,回送給故事主人和現場觀眾。也因
此,在授課過程中,要教給孩子們的不只是演出技巧、舞台走位;更重要的是,如
何聽到故事的重點,並且在短時間內運用肢體、聲調、走位把這份理解演繹出來。
依據自己過去學習 playback 的經驗,我把上述這些重要的元素透過遊戲,一個
一個拆解練習。在遊戲中,自然的打破身體界線、專注遊戲、默契考驗、即興丟接
球、從靜物雕像到活起來的雕像會說話……。然後在彼此分享的短篇心情中,一開
始只是同儕間笑鬧的模擬,卻感覺莫名的「中」( ㄓㄨㄥ ˋ),少了批判,卻多了一
種被懂的感覺。孩子才突然發現,他們已經從 play/ 玩,漸漸的會 play/ 演,竟然學
習了 playback 的入門形式—「流動塑像」(fluid sculpture)。這是一種以簡短、抽象的
方式,將聲音及動作結合,來表現說故事者的分享。演員們一次一人一個現場即興
塑像,其他演員依次加入聲音及動作到
前一個完成的動作上(Jo Salas 1996)。
於是,孩子們分享的簡單心情,或是賴
床、或是考試壓力、或是被誤解、或是
贏球的開心……,總能得到 3~5 個從故
事中截取不同面相的各式心情,立體而
豐富,微妙的貼近自己的心。
孩子們一開始發現自己有這樣的神 模擬導師看完表演的心情
36
ɨʹ
˖ʷකෂ ˜̊ JOEE ɨʹ
˖ʷකෂ ˜̊ JO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