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2018自動化機械暨智慧製造產業年鑑
P. 70
家園及節能減碳願景,並提升技術水平、平衡區 基礎,不論是半導體、精密機械發展都有相當長
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達成「跨域產業合作」 一段時間經驗累積,因此在智慧工廠應用上,擁
及「培育所需人才」的雙重目的。 有一定發展優勢。智慧工廠需要跨領域合作,從
自動化設備、軟體與資訊流來整合應用,比如從
台灣精密機械產業經過三、四十年的發展, 資料蒐集到製程數據分析應用與系統聯網、軟體
目前已經有很好的工具機等機械產業,不過與日 測試、設備整合以及加值服務等,缺一不可,各
本、德國等國家相比還是有一小段距離。希望透 個環節串聯進而讓各大科技廠達到全方位智慧營
過智慧製造及智慧化的做法,跟日本與德國的產 運目標。
品競爭時,能夠超越並占有利基,所以藉由推動
智慧科技於精密機械產業的應用,發展智慧機械 智慧科技在精密機械產業轉型的關鍵即是發
產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智慧機械能夠針對個 展智慧機械,「智慧機械」是五加二產業創新計
人需求量身製造。推動智慧機械產業的做法,是 畫的重要項目,也是推動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的關
將智慧技術(例如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等) 鍵策略。智慧機械的特性是能夠針對每個人的需
導入精密機械,進行智慧化製造,並以國內產業 求,與生產製造的廠商直接對話,量身訂做出所
(例如航太、金屬運具、紡織食品等)為練兵 需的產品。何以辦到的?因智慧機械產業的重要
對象,把整廠整線輸出國外,建構智慧機械的生 關鍵在於,將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網宇實
態體系。另外,智慧機械人才培育部分也是非常 體系統(CPS)、精實管理、3D列印、感測器
重要,德國提出工業4.0的政策時,喊出了「三 …等智慧技術導入精密機械的發展中,於是透過
分靠技術、五分靠教育」的口號(圖6所示), 智慧化產線進行智慧製造,能提供創新、品牌及
工業4.0再怎麼偉大,教育跟不上,一切都是白 客製化或智慧化的產品與服務。所以智慧機械不
搭。所以台灣發展智慧科技改造精密機械為智 但是政府「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的重要項目,
慧機械,必需要由學校培養中高階的技術人才投 也是推動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策略。圖7為
入就業市場,在現有技術基礎向上提昇,朝向發 智慧機械即是精密機械加上智慧技術,整合成智
展「高質(值)精微化、敏捷數位化、服務人性 慧製造生產線,藉由國內應用產業(如:精密機
化」為核心目標的關鍵技術邁進。此外,政府要 械產業、航太產業、半導體產業…等)練兵,將
結合科技部、教育部及勞動部等相關部會,培育 整場整線輸出國外,並將產品結合聯網智慧服務
未來十年智慧科技改造精密機械為智慧機械之人 (創新、品牌、客製化、智慧化),同時未來消
力缺口,培育相關智慧科技人才,提供未來10 費者端的即時需求與應用產業端的研發將可快速
〜20年智慧科技改造精密機械時的人才所需。 連結,達到大量客製化生產型態的目標。
三、智慧機械是智慧科技在機械工業 台灣未來製造業的轉型與創新策略如下:
轉型的關鍵之一 (1)必須結合工業4.0核心技術;(2)融入
智慧製造的概念;(3)以智慧機械為核心;
工業4.0的下一步即是人工智慧(Artificial (4)建置智慧設備、智慧產線、智慧工廠;
Intelligent,AI)科技,隨著各國的大舉跟進,智 (5)提供智慧服務與創新商業模式。其中智慧
慧製造、智慧工廠成為近年產業熱門話題。從實 化產線是整合水平與垂直整合相關資訊系統及平
際工業製造應用發展來看,台灣擁有良好的製造 台管理,從掌握公司外部客戶關係及水平供應鏈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