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文化快遞》107年9月號220期
P. 9
1/
2/
探討美學教育的「玩藝」 想,我們是否有好好觀察過城市大大小小的新
主 題 展 區 就 從 學 校、 美 術 館 舊空間?「造街」主題展區將帶著我們回歸身
/博物館、民間等 3 種美學 邊時常忽略的城市風景。這些散落的畸零地、
教 育 系 統 來 討 論, 回 應 人 們 老屋與沒落的街道,承載了城市發展的故事與
時 常 討 論「 美 感 重 要 嗎? 美 脈絡。本次將透過案例分享,發掘在臺灣及世
學 觀 念 需 要 被 培 養 嗎?」 透 界各地以藝術設計及活動方式,翻轉街區既定
過 互 動 展 品 和 活 動 的 體 驗, 生活樣貌的實際案例。
引導人們思考美學教育扎根
的 必 要 性 與 可 能 性。 並 從 本 如 果 在 展 區 中 走 累 了 怎 麼 辦? 那 就 到 公
土 的 藝 術 教 育 計 畫, 衍 伸 向 園歇歇腳吧!進入「共遊」主題展區,將會發
重視美感教育的國家借鏡;美學的種 現公園好像有點不一樣了。這個展區將打破藩
子已著實在日常生活扎根茁壯。 籬的遊樂平臺,從共融式遊戲場為出發點,討
「樂齡」主題展區探討世代融合的高齡照 論公共設施的通用設計,擺脫一成不變的罐頭
護,從高齡友善的角度切入,從通用設計改善 形式,成為可以讓人們放鬆娛樂的遊樂場,不
居住環境、推動青年學生或社會新鮮人和高齡 論是年長者、中壯年人、年輕人、孩童、特殊
長者同住制度,到鼓勵長者活著就要動,並引 需求者,皆能共享體驗。臺北的「公園不再大
入外界講師開設各式課程,進一步導入新的生 眾臉計畫」的設計,及舞蝶共融遊樂場都將來
活起居模式。您能想像大學生與長者成為愉快 到展場中,陪伴大家一同分享最真實童趣的體
相處的室友,或是一群可愛的爺爺奶奶齊聚一 驗。
堂,竟為了特製錢幣賣力運動嗎?透過設計,
這些創新的想法正在發生著,為邁入高齡化社 1/「玩藝」主題展區─幼兒之城為孩子打造融合自然與人文的
會的臺灣注入更多可能性。 專屬空間,從中獲得美感體驗。
而 談 到 通 用 設 計 的 空 間 規 畫, 再 仔 細 想
2/「樂齡」主題展區─菖蒲學園的高齡院友在引導之下藉由藝
文創作活出自我色彩。
Sep. 2018 文化快遞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