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文化快遞》107年9月號220期
P. 13

水源穩定,除繼續使用日治時代武界至日月潭       透過科技藝術的表現,讓觀眾親身體驗各種電
引水隧道外,更於 2006 年 3 月完成興建新武  力地景的不可思議,引領大眾以全新角度切入
界隧道及栗栖溪引水工程,不論新、舊武界隧       文化資產的歷史,同時帶入細膩的人文背景內
道,其工程技術聞名於世。各項電力建設體現       涵,引領民眾多面向且詩意地觀看電力的基礎
出當時的需求及社會環境,並各自累積深厚的       建設與文化資產,創造全新且深刻的感官體驗。
歷史故事,文資保存的意義不僅只是保存,也
是透過保存讓現在與未來的人們看見歷史及環             《電力大地—台電文化資產保存特展》將
境的變遷,看見自身所在場域的形成脈絡。期       於松山文創園區 3 號倉庫展出,同時《臺北共
望觀眾藉由展覽中的文史資料、相關人物的訪       融—2018 臺北設計城市展》也將在 4、5 號
談與紀錄照片,了解臺灣電力的發展史,也看       倉庫展出,期待觀眾透過這兩檔展覽,理解臺
見臺灣發展背後台電公司無形而巨大的耕耘與       灣電力發展的脈絡與臺北的城市創新,從各面
努力成果。                      向更加認識所生活的這片土地。

工程技術地景的數位藝術展現               1/1965年11月強烈颱風(費依)逼進,竹門發電廠颱風警報單
                                 記錄颱風位置與動態。
      隨科技演進,台電公司在臺灣各地依著自
然地景興建了無數巨大宏偉的基礎電力設施,        2/1961年大甲溪達見計劃第四諮詢會議與會人員簽名記錄。
塑造出一幅幅壯闊的電力地景;川流式電廠的        3/1951年12月慶祝立霧發電所(現為東部發電廠立霧機組)復
大引水管道順山坡而下,一座座高聳的輸電塔
綿延橫跨中央山脈及雄偉的發電水壩等,這些             舊及東西聯絡線工程完竣輸電成功攝影紀念。
驚人的工程地景融合自然的天工與高超的人為        4/1946年10月23日先總統蔣公伉儷巡視日月潭發電所,時任台
技術,具體描繪了臺灣的電力景觀,卻經常隱
身於世人的視野之外。此次文資保存特展希望             電總經理劉晉鈺及機電處長孫運璿陪同。

                            電力大地 台電文化資產保存特展

                           時間│9/28 ~ 10/21,週一至週日 9:00 ~ 18:0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3 號倉庫

                                    (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 133 號)
                           票價│免費
                           電話│02-2836-6320 轉 15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