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3 - 2017 產經趨勢總覽
P. 163
2017 產經趨勢總覽 一般產業
全球短空長多 自研自製,已成為航太業的漢翔等協力廠引頸企
盼的商機。
至於台灣航太廠商,包括漢翔、千附、寶
航太擁抱綠能 一,及晟田等多家大廠2017年營運表現,也備受
關注。
漢翔累計2016年前11月合併營收248.57億
元、年增3.27%,也創上市以來同期新高。漢翔
去年全球經濟疲弱影響航運,漢翔、拓凱等協力廠也受波 表示,包括軍機、民機及發動機等三大領域業
及,今年有政府喊出的「國機國造」政策,台灣航太廠營運 ◆新政府推動的國機國造政策,成為台灣航太業營運焦點。 務,是公司主力營收來源。不過,因2016年國
表現值得期待。 (圖/本報資料庫) 際油價處於低檔,導致可供探油的直升機生意轉
CFM56花了20年才有的水準,Leap發動機2016 壞,造成漢翔往來兩大直升機客戶接單不振,直
年已搭載空巴A320neo新機,並交付航空公司開 接影響漢翔的直升機的結構件或零組件出貨量,
016年對全球航太業界來說,包括全球民 斯萊斯、貝爾,及塞考斯基等多家公司2017年營 始營運。 是造成公司2016年前11月合併營收,無法大幅增
2 用航空、軍機,及綠能飛機引擎都是嶄新一 運表現,也連帶影響協力廠商,包括漢翔與拓凱 依據市場調查機構Forecast International 2016 長的主因。
年;另對台灣來說,新政府的「國機國造」政策, 實業未來直升機複合材料件的出貨表現。 年Q2預測,未來10年商用飛機引擎交運量約12 漢翔指出,國際油價2016年12月已有回升走
也喊得響亮,已勾勒出台灣航空業未來前景。展 綜觀目前全球民用客機市場長期發展,無論 萬具,總產值約7,200億美元,且奇異(GE)和 勢,公司的直升機結構件或零組件訂單出貨量,
望2017年,包括國際油價走勢、暢銷客機,及綠 空巴與波音的預測,都是樂觀可期。根據2016年 勞斯萊斯(RR)都分別宣布下一代省油、高效 未來有機會逐月回穩。
能飛機引擎的接單,都將牽動台灣航太業2017年 波音、空巴所發布的市場預測,未來20年航空旅 率及具競爭力的綠能飛機引擎搶市,也可帶動漢 至於漢翔承製空軍的經國號(IDF)戰機
的營運。 客周轉量平均年成長率,介於4.5%~4.8%;新 翔、千附及晟田的引擎機匣零組件接單量。 性能提升案合約,2017年將屆最後1年,使漢翔
面對現階段「短空長多」的全球航太產業環 機需求量介於約3.3萬~3.9萬架,總產值高達5.2 2017年營運能否持續成長,面臨保衛戰。
國機國造政策‧台廠引頸企盼
境,台灣航太業者如何降低成本,並提升報價競爭 兆~5.9兆美元,均創歷史新高。 同樣地,千附累計2016年前11月合併營收
力,也將成為各家公司2017年營運好壞的指標。 美國波音B737MAX完成首飛,且已爭取到 雖民用航空及引擎商機看好,但各家國際大 30.05億元、年增5.64%,創上市以來同期營收新
超過3,000架的訂單。空中巴士製作的「完成1萬 廠對旗下供應商的要求依然嚴峻,除了滿足品質 高。其中,精密科技營收成長15.76%、工程事
綠能引擎起飛‧競價壓力增加
架飛機製造」的宣傳短片,直述過去歷經42年才 及交期之外,波音已要求廠商在5年內降價15%~ 業成長29.74%,表現出乎法人預期。
尤其,2016年全球經濟成長表現疲弱,直接 完成1萬架飛機,但未來完成1萬架飛機製造,將 25%;否則,不排除未來續約時,被排除在外。 千附因上述兩大事業體營運,均呈現兩位數
抑制消費活動,進而影響航空旅運需求。此外, 會在10年內完成;主因是受惠於區間客機需求增 同樣地,空巴也以A320暢銷的優勢,已要 的成長,使得2016年度合併營收,可望超過歷史
紐約原油價格2016年12月23日,雖已反彈至每 多,及開發中國家經濟起飛,因而帶動飛機需求 求供應商於2019年前,至少降價10%;龐巴迪也 新高的2015年合併營收30.85億元。
桶52.5美元,但離油國組織公認的正常油價80美 所致。 推出「轉型計畫」,全面檢討供應鏈成本,要求 寶一累計2016年前11月合併營收8.65億元、
元,還有一段距離,使得2016年探油用的民用直 另三菱重工完成第2次世界戰爭以來第1架區 往來供應商逐年降價,使得全球航太市場的競價 年增7.06%,也創上市以來的同期營收新高。。
升機需求下滑,也削弱了航空公司更換省油新機 間客機(MRJ)首飛、測試及認證。在飛機引擎 壓力,未來幾年內,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不過,晟田累計2016年前11月合併營收9.05億
的誘因。 方面,CFM國際公司旗下新世代綠能引擎-Leap 再看台灣,新政府的「國防自主、國機國 元、年減5.05%,使晟田2017年營運能否呈正成
這些因素還攸關包括波音、空巴、奇異、勞 發動機,其量產率將於4年內快速達到現行機種 造」政策明確堅定,尤其是空軍新一代高教機的 長,備受法人關注。 (文/劉朱松)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