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NTPC-ARTEVENTS-201812
P. 34

獻。經過新北市文化局的封館修建,至                     聽完琴,起身經過一座烏龜池和鴿群,
           2016 年此日式建築才重新開放,除靜態的               探訪前身為全臺第一所大學─「理學堂大
           空間展示與說明,更結合藝術家創作,像                  書院」也稱「牛津學堂」(源於馬偕加拿
           是今年 10-11 月間,新生代藝術家郭佩奇              大故鄉牛津郡)的「真理大學校史館」,
           以手工編織,傳達異鄉人至淡水生活許久                  裡頭典藏著馬偕在淡水的歷史,包括自
           後的認同與感受心情,並配合展場多田榮                  1882 年馬偕於此傳道、授業。閱覽滬尾舊
           吉故居的氛圍,懸掛上百個風鈴,帶來一                  事,繼續沿著路而行,能直接從校園進入
           場顛覆想像的視聽覺饗宴,為古蹟活化注                  紅毛城的側門。
           入藝文養分。
                                               異族領事處 霞光照見歷史風華
           全臺第一所大學 管風琴音揚                         紅毛城,舊稱安東尼堡,最早建城的,
             從多田榮吉故居拐進細長的真理街,兩                 是 1628 年統治臺灣北部的西班牙人所興
           邊的矮牆上有紫藤花開、有小貓蜷窩著,                  建的「聖多明哥城」,後來聖多明哥城遭
           穿梭在小巷裡,就能穿越整個淡水,來到                  到摧毀,1644 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哥城原址
           真理大學副校長室所在的「牧師樓」。在                  附近予以重建,並命名為「安東尼堡」,
           這座紅磚建築裡,適合稍稍歇腳,點杯咖                  由於當時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因此就被
           啡暖胃,回味一路上的漫漫,整理剛剛拍                  稱作「紅毛城」。這幢紅色堡壘後來轉為
           的照片。而對面的景致,正是真理大學最                  英國領事辦公的場域,矗立至今,三百餘
           有名的建築之一─「大禮拜堂」,每週間                  年的光陰軌跡,表徵著舉世無雙的淡水,
           的中午十二時,若有緣遇到管風琴師練琴,                 值得細細咀嚼。
           就能聆聽到全臺第二大管風琴的澎湃樂音。                   而在紅毛城的腳下,有著最迷人的夕

         32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