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2018自動化機械暨智慧製造產業年鑑
P. 133

科

                                                                 技
                                                                 創
                                                                 新
                                                                 篇

高速加工應用,目前為CS主軸上常見的回授介          業界採用。
面。
                               3. 軟體應用
      2.3.4.2 ENDAT2.2回援卡:
      EnDat2.2回授介面電路卡,實體如圖2-3        車銑削控制器針對軟體部分開發多種應用,
所示,支援最多3個EnDat2.2回授介面,由於       功能如下所示:
串列通訊之優勢,可支援之最高解析度達32
bits/rev,並可透過EtherCAT即時接收編碼器狀        3.1 干涉檢知與快速模擬:
態、監控回授位置資訊是否異常。由於車床應                 使用3D模擬軟體達成干涉檢知功能,3D模
用上常使用攻牙加工、C軸加工等需要絕對位           擬功能是基於建置一個虛擬加工環境與實體相
置參考點的加工模式,回授介面電路除了即時           同,使用需建立包括:機台構件、夾具、胚料、
性位置資訊擷取功能外,亦具備原點位置栓鎖           刀具及運動鏈組合。在操作機台,可任意改變
(Latch)功能,偵測編碼器原點並記錄原點的        檢視視角,在不同的部件上,定義各自的切削屬
位置資訊,提供控制器絕對位置參考點。             性,例如:主軸旋轉為可切削、刀片為切削、
      2.3.5 熱溫升補償卡:            刀把為不可切削、胚料為可被切削。移動過程
      溫度擷取卡,使用EtherCAT數位通訊界    中,若接觸面可切削,則移除材料達成3D切削
面,實體如圖2-4所示,支援16通道溫度擷取,        模擬;當主軸轉速為零,胚料與任何部件接觸或
每個通道解析度為16位元,每通道皆使用3線式         刀把接觸主軸、胚料時,會判定為碰撞並產生警
溫度感應器,可減輕因感測線長短造成的誤差,          示。
溫度感應器為PT100鉑電阻溫度感溫器,其特               快速模擬則是結合快速解譯命令與3D模擬
性穩定、耐酸堿、不會變質、相當線性,最受工          功能而成,快速解譯功能為線下或是非自動加工
                               時,將NC檔案中的單節命令及目標位置座標快
                               速產生,每一單節建立一組狀態資訊,並預估切
                               削加工所需的時間,結合3D模擬功能,達到快
                               速顯示模擬切削的結果。
                                     3.2 ITurn與對話式功能:
                                     iTURN對話式包含多軸/多工之車銑複合對
                               話式模組,功能如表3所示。導入ISO刀具資料
                               庫,解決整合刀具庫的所需的繁瑣設定(如:刀
                               具幾何資料、刀具補償及替代刀號設定),提升
                               編程的操作友善性。其主要特點描述如下:
                                     a.圖控式ISO刀具資料庫,整合刀具補正、
                               刀具幾何(刀片型式、刀柄大小、刀柄長度
                               …)、刀具設置等設定內容,並採用圖控選單之
                               設定方式,讓使用者對刀塔上的刀具資料一目瞭
                               然。

                               2018自動化機械暨智慧製造產業年鑑           131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